农历六月,暴雨连连,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已经工作了40年的梁贵友师傅,每下一场暴雨后,都要仔仔细细地检查梅花盆栽中有没有积水。草堂的梅树都种在高处,一般不会积水,但栽在盆中的梅花桩头,就需要将泥土疏通,让雨水排出。养梅花最忌积水,一旦积水未排,短则二三天,长则一周,就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梅树的死亡。一年到头的辛勤就此化为乌有。 梅花香自苦寒来,但对梅花的辛勤照料,从初春就开始了。春天的草堂,茅屋前,小桥边,粉红的梅花还在;绿草丛中鲜红的贴梗海棠开得正艳,水塘边雪白的樱花也开了。早上,梁贵友师傅拿着枝剪,在园子里寻觅去年新抽出的“水芽子”,这些绿油油的新枝条比小指头还细,柔韧而舒展。梁师傅仔细地寻找那些枝条上的小芽还没有“醒过来”的嫩枝,咔嚓,用枝剪截下小臂般长短的一段。这天是农历正月二十八,雨水节气刚过,天气乍暖还寒,“这个气候正好,这两天嫁接的枝条成活率特别高”这是梁师傅40年来积累的经验。梁师傅剪下的枝条可不是普通的品种,杜甫草堂有25种600余株梅花,其中最奇特的当属一株紫蒂白梅中的奇葩“照水”。“照水”是台阁梅的一种,所谓的“台阁”,就是花中还有花,在梅花的花蕊上再开出一朵小梅花,看上去两花重叠,就像两层楼阁,非常奇特。故而这一截细弱的嫩枝条,在行家看来就是宝贝。如此名贵的“照水”必须嫁接在同种的紫蒂白梅上,成活的可能性才更大。梁师傅要嫁接的这株“紫蒂白梅”是草堂自己培育的老桩头,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65岁的邓师傅是梁师傅的助手,去年他第一次嫁接梅花,嫁接了11枝,成活了10枝,他家在金堂淮口,10多岁就会嫁接果树,这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对他来说驾轻就熟。但是要论分辨梅花的品种,掌握嫁接的最佳时令,这是梁贵友师傅的拿手绝活。梁师傅17岁进入草堂从事园艺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培育梅花。培育梅花难在哪儿?梁师傅说,单是练出好“眼力”,就很不容易。嫁接要选老杆子,哪怕是三四年的枝条,在梁师傅看来也嫩了点,他要选的枝条一般有拇指般粗,用枝剪“咔”地一下,枝条变成“圆桌”似的平面。用专用的嫁接刀在贴近树皮的地方斜着开一刀,把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梅枝留三四个芽子,削成“榫”形,插进老枝条的开口处,用嫁接胶布缠绕得严严实实,过一段时间,新老枝条就长到一起了。邓师傅对于嫁接特别有经验,他在老枝条上一刀下去,一定要开口在“绿带黄”的地方,就是在表皮和筋骨之间,如果带了“白”,也就是碰触了老干的筋骨,成活率就不高了。 梅花很容易养殖,嫁接、插枝都能够成活,嫁接成功之后,新芽茁壮成长,为了给桩头造型,园艺工作者要用席草进行盘扎。这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说,又是展示高超技艺的机会,新枝条在他们的手中,被盘成“梳头”“滚龙吊珠”等各种造型。如今不少苗圃采用铁丝盘扎桩头,“我瞧不上”梁师傅说,铁丝盘扎会弄伤枝条,梅枝不易成活。五月要追肥,梁师傅认为,必得施农家肥,才能花色鲜艳,化肥会损伤花的颜色。六月松土,等到花粒从枝条上冒出来,就要喷水、松土。到了花粒长到“菜籽米米那么大”了,就要开始“吊水”,也就是说,要让梅花植株周边的土壤保持略微干燥的状态,到了农历10月,满树花骨朵,就可以准备迎接春节期间一年一度的草堂梅花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