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种蔬菜的年轻人都很有钱,一年收入一二十万不成问题,比很多上班族要强。”2月4日,莘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副主任张建怀乐呵呵地对聊城晚报记者说。 2月1日公布的2015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其中提到“增收”的字眼达到11次,“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表达更是让人振奋。 聊城是农业大市,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其中瓜菜菌种植就让农民的腰包鼓起不少,实现了“农民增收,藏富于民”。 马建国是莘县莘州街道办事处后十里坞村人,家里有三个冬暖式蔬菜大棚,2013年是历史上种植蔬菜收益最好的一年,量价齐升,精明能干的他自然赚了个盆满钵溢。 “他(马建国)早春种芸豆,秋天种圆椒、尖椒或嫁接黄瓜,今年尖椒、黄瓜行情都不错,加上采用了黄瓜嫁接新技术,最好的一个大棚每亩的收入接近6万。”莘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副主任张建怀对聊城晚报记者说。 不过,马建国还不是亩效益最高的蔬菜种植户,莘县十八里铺镇秦庄村的秦新发在早春芸豆和秋天西葫中间的45天里加种了草菇,冬暖式大棚每亩年收入达9万元。 张建怀说,莘县菜农高收入的典型非常多,一般而言,2014年冬暖式大棚种植户每亩收入约为3.5万元,大中拱棚每亩年收入一般为2.1万元到2.2万元,“现在很多种蔬菜的年轻人都很有钱,一年收入一二十万不成问题,比很多上班族要强。” 目前,莘县蔬菜的播种面积达到98万亩,冬暖式大棚26万个,大中拱棚种植面积21万亩,菜农普遍有了可观的收入,日子自然也提升了档次,日用家电自然不必说,轿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莘县河店乡杨炉村几乎家家有冬暖式大棚,早春种香瓜,秋天种西红柿,一个800人的小村庄,现在轿车加面包车达到70多辆。”张建怀说。 谈到2014年蔬菜行情时张建怀说,上半年聊城的天气不好,蔬菜的产量低一些,但是价格比较好,整体上菜农的收益要比2012年提高15%左右,但是秋天以来天气一直不错,产量比往年要增加20%到25%,部分蔬菜价格也不错,菜农总体收益不错。 聊城市农委蔬菜与棉花管理科李东成科长也佐证了张建怀的说法,他表示,尽管2014年因气温高,产量大,部分蔬菜滞留在当地,价格较2013年有所降低,但与2012年相比还有不小的增幅。 来自聊城市农委的消息显示,近年来,聊城市瓜菜菌种植面积稳步扩大,2014年瓜菜菌播种面积达到370.8万亩,产量1602.3万吨,产值185.1亿元。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1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播种面积64.6万亩,大中拱棚播种面积122万亩,小拱棚22.8万亩。蔬菜产业继续以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播种面积并非所占耕地面积,而是所占耕地面积乘以播种次数,聊城蔬菜播种一般为春天和秋天两次,还有的播种三次。 按播种两季计算,种植蔬菜每年每亩的产值约为10000万,从毛收入上看约为种植粮食的4到5倍,即便考虑到蔬菜生产的高成本因素,相比种植粮食的收益也高很多。 李东成说,今年以来,聊城市通过土地流转,加大结构调整工作力度,促进了全市蔬菜产业趋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全市蔬菜规模经营呈现出新的亮点。 目前,东昌府区、莘县、冠县、高唐等地出现了综合农业龙头项目,对聊城蔬菜生产乃至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了聊城农业的规模和档次。 2014年,聊城举行农业现场观摩会后,全市掀起了发展设施蔬菜生产的热潮。各地采取组织人员赴寿光等先进地区参观取经、召开专题动员会、现场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目前,各县(市、区)以瓜菜菌地栽培为重点,大力发展冬暖式大棚、大拱棚、层架式菇房等先进农业设施,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 聊城在蔬菜产销对接方面也作出有益探索,如2014年4月份,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莘县鲜活农产品推介会,大型连锁超市、餐饮连锁企业及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公司、瓜果肉食经营大户等400多家代表参加这次推介会,与莘县90多家合作社、企业面对面洽谈。 由于聊城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科学种植蔬菜的技术日益提高,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技种植水平。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多茬种植、立体种植、间作套种模式已处于成熟阶段,茬口搭配趋于合理,蔬菜品种上市期分布趋于合理。菜菜间作,一年两种两收、三种三收面积逐年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增加。 本报讯 “目前,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价格过山车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商品的属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2月4日,聊城市农委蔬菜与棉花管理科李东成科长表示。 蔬菜生产需要一定的生产周期,且又具有鲜活易腐、不易贮存的特点,这种特有的商品属性,决定了蔬菜均衡化上市的难度非常大,而全国范围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更增加了市场均衡化供应的难度,极易发生供求关系不平衡而出现价格波动。 蔬菜价格波动较频繁的另一个原因是,蔬菜生产和流通主体抗御风险的能力差,交易方式落后,基本还是沿袭传统的现货交易、看货议价、随行就市、高进高出的原始交易方式,一旦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蔬菜价格就发生波动。 还有,目前蔬菜信息的准确性差,不能满足管理和蔬菜生产、流通的需要。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需要的是当下的信息和后市的市场预测,而目前的蔬菜信息除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外,时效性不强,对生产和流通的指导性不大。信息的时效性差使得农业部门在市场变化风云莫测的今天,尚不具备在对后果负责的前提下发布指导性种植意见的能力。 目前蔬菜流通的主体基本都是随着蔬菜产业发展,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蔬菜经纪和经营的菜农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化程度存在天然不足。 在蔬菜批发环节,80%以上的经销商是自然人,即使是法人,基本也是合伙制和家族制企业,没有完善的结构。在零售环节,除了超市和个别直营店外,在农贸市场,基本都是个体商贩。 蔬菜流通组织化程度也比较低,使蔬菜流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差,流通效率低,费用高。同时,蔬菜标准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使蔬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蔬菜品牌难以推广,妨碍了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