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2月6日电(苗壮)11月30日清晨,四庄乡华家村被冬日的大雾弥漫着。一大早,左邻右舍、四面八方的乡亲们踏着阵阵浓雾纷纷赶到华家村村委会,使这个冬日早晨顿时喧闹起来。原来,湖北银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与通城县水产局联合在华家村举办“精准扶贫 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 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思维不等原因,华家村一直没有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养殖小龙虾,不敢想更不敢干。工作队调研发现,如果利用村里上千亩闲置冷浸田、烂泥田,发展小龙虾养殖,不仅能变“废”为宝,更将形成新的产业。 山区丘陵地带究竟能否养虾?带着问题,工作队带领华家村支部一班人边学、边干、边实验。他们主动外出考察学习,拜访水产专家,论证项目可行性,以20亩烂泥田为起点,成功为小龙虾养殖示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复制推广,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发展。 目前,工作队在四庄乡华家村、新联村、小井村以“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发展小龙虾养殖示范200亩,以每亩补贴800元标准,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模式100亩,合计带动小龙虾养殖面积超过300亩。同时,成立了华家村泉水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养虾带头人和贫困户参与发展,以推动小龙虾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和带动更多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 这一次,为推广小龙虾科学养殖技术,培育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特别是增强小龙虾养殖产业作为扶贫产业项目的持续“造血”能力,湖北银监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又联合县水产局,决定利用冬季农闲时机,对广大小龙虾养殖户开展一次精准扶贫专业技术培训。 本次培训,工作队邀请到了武汉正大水产公司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多年养殖经验的水产技术专家李唐明,进行面对面的授课培训并答疑解惑,来自四庄乡华家村、新联村、小井村、清水村和麦市镇、北港镇、关刀镇、隽水镇、大坪乡等地的小龙虾养殖带头人及贫困户共计3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总结提炼 了“水、种、饵、密、混、轮、管、防”的水产养殖“八字诀”,拓展开来就是养殖小龙虾的成功秘诀。他从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生长周期的理论知识,到虾塘精养、虾稻共作等养殖模式探讨,再到虾塘挖掘、水草种植、苗种投放、饲料喂养、疫病防疫、控制成本等实际操作,并针对每一环节的误区和错误操作,一步一步娓娓道来,既知识,又分享经验。无论男女老幼,从乡亲们凝神专注的眼神中,传递出的是对新知识、新技术,对脱贫致富的与渴望。 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的年轻人叫周智取,他进来时虽然拄着双拐,但坚定有力。他是华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湖北银监局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以每亩补贴800元标准,支持他发展了5亩虾塘,他还打算将自己承包的15亩鱼塘为虾塘,进一步发展龙虾养殖。“扶贫工作队到华家村一年来,我跟他们相处已经像朋友一样。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准备养殖20亩小龙虾,现在资金、技术都有了,下一步他们还将吸纳我加入刚成立的华家村泉水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使我摆脱贫困的信心更足了。”周智取微笑着说道。 参加培训的人群中,最年轻的是北港镇庄前的小易,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自主创业选择了小龙虾养殖产业,准备大干一番,他表示:“关于小龙虾的养殖知识,之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到一些,今天参加了培训,算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做了很多笔记,回去后还要认真整理消化。”当他得知授课老师为今天参加培训的同行们建立了微信群,方便今后及时,并能共享信息时,他非常高兴,“加入微信群后,分享、沟通更加方便,希望这样针对性强又实用的培训多组织些,确实收获很多”。 刘高明大爷虽年近六旬,但认真、专注的劲头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他一边认真听着,一边记着笔记。他说:“这样的培训,务实管用,针对性很强,能听懂、易操作,特别是讲了很多细节和经验,这个特别重要,将使我们少走弯。我明年准备跟村里合伙发展80亩小龙虾养殖,听了今天的培训,我更有信心了!” 在培训会议即将结束时,湖北银监局扶贫工作队队长总结:“如果大家需要,我们还会联合水产局经常组织这类的培训活动。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发展通城的小龙虾养殖产业,而且小龙虾养殖也被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点产业在全县推广。这次培训将大家联系到一起,既是想通过授课培训,共同学习提高小龙虾养殖技术,更是想搭建一个交流信息、共享资源的平台。大家更需要多沟通、交流,只有更好地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才能在起步时少走弯,共同将市场做大,实现共同发展”。相关新闻()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