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园林景观

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园林景观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8-3-30 3:33:14 人气: 标签:松树园林景观图片
导读:成都历史上的著名景观当推合江亭。中唐时,韦皋镇蜀,凿解玉溪,又于郫江与流江汇合处建合江亭。此亭与郫江北岸的张仪楼、散花楼位于一线,后在其旁修建公共空间…

  成都历史上的著名景观当推合江亭。中唐时,韦皋镇蜀,凿解玉溪,又于郫江与流江汇合处建合江亭。此亭与郫江北岸的张仪楼、散花楼位于一线,后在其旁修建公共空间——合江园。宋人蔡迨《合江园记》:“合江园,唐尹韦忠武(韦皋卒谥忠武)作,后因其亭为楼阁台榭,参植美竹异卉,荟翳参差,而春芳夏阴,波光月晖,以时献状无不可爱,故为成都园亭胜迹之最。”郫江改道之后,仍与流江在合江亭汇合,两江拱亭,风景依旧,晚唐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成都人流连云集之处。

  五代时,合江亭成为了王室贵族的专用之地,这个人文景观就渐渐远离民间社会。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合江亭记》:“久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濑抑扬,鸥鸟上下,商舟鱼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南宋末年,这一风景因战火而消失了。

  宋代成都园林尤其多。比如东园,益州兵马司钤辖厅东园有池亭台榭,名花美木。此园为钤辖种湘所建的私家园林,李良臣《钤辖厅东园记》:“惟旧有池,泉窦堙塞,涸为枯泥。偶以新泉破地而出,从而导之,则故泉继发……因筑堂其北,名之曰双泉,夹以二轩:曰锦屏,以海棠名;曰武陵,以桃溪名。梁池而南为亭曰寒香,以梅名;后为茅亭,曰幽芳,以兰惠名。池东为大亭曰三雨,以桃、杏、梨名。池南两亭,东西对峙,曰绿净,曰连碧。双泉之北,有老柏数十株,巨干屹立,为亭其中,曰翠阴。复楼其东,曰朝爽。西因垣而山,曰五峰,下曰五峰洞。前为山馆,水绕环之,宛如山间也。于是来游者舍辔而入门,则尘容俗状,如风卷去。俯清泉,弄明月,睇层峦之峨峨,悦鸣禽之嘲唽,风露,烟云满衣。主宾相视,仰天大笑,初不知其身之在锦官城中也。”

  宋时成都尚有一园林名为西园。宋人章楶《西园》诗序:“成都转运司园亭,旧伪蜀时权臣故宅也。清旷幽静,随处皆有可乐者。”其诗曰:“古木郁参天,苍苔下封。幽花无时歇,丑石终朝踞。水竹散清润,烟云变晨暮。何必忆山林,直有山林趣。”根据诗中所记,西园尚有玉溪堂、雪峰楼、海棠轩、月台、翠锦亭、潺玉亭、茅庵、水阁、小亭等景观,想来也是一处难得的私家园林了吧。西园旧址当靠近解玉溪附近。

  至明时,既有蜀王府,当有别苑,其时名为中园(华西坝一带)。因五代梅树所留下来的不多,改种梨树。费密《荒书》:“中园者,蜀王外囿,有梨花千余。孟蜀时老梅卧地,谓之梅龙。成都俗以三月三日于此走马饮酒为戏。”

  明清时期的成都园林众多,游赏习俗流风不衰。《成都通览》里则记述花园,且分公立、私立两种:“成都之花木,以内城为多。售花木之花园,城外则以二仙庵之花市、万之花园为便;城内则以玉皇观侧之数家、陕西街之农花仙馆为便。若公立之花园,只可游览宴会。私立之花园,并宴会游览,亦不常有,只可借用。”其公立花园包括:方正街的丁公祠,不仅有亭台楼阁之胜,且花木葱笼,一年四季,官绅借此宴宾者甚多;位于贵州馆街的贵州馆内,池亭花木也美不胜收,特别是馆内那片梅林,当早春季节梅花盛开时,芬芳四溢,景色宜人,故来此游宴者也不少。

  此外还有东门外吟诗楼、南门外武侯祠、二仙庵草堂。私立花园的数量更多,布后街的孙家花园,花木扶疏,亭榭错落,池沼蜿蜒,一派富贵气象。当时城内不少绅商人家,常在此举办红白喜事、祝寿宴、春酒宴。此外还有城内小福建营龚氏遽园、城南三槐树王家花园、东门外双林盘钟家花园、南门外草堂寺侧冯家花园、南门外百花潭对面双孝祠花园。

  成都游宴的场所大约有一二十个,各具风情。比如武侯祠、枕江楼,官绅送行,多选择在这些地方设宴饯别;西门外的草堂,有修竹万竿,梅花亦盛,不仅景色宜人,且地带开阔,无论是春日游宴,还是夏日纳凉,这里都是理想的场所;小天竺,不仅有亭榭之胜,且有古榕之奇,是举办宴会的理想场所,一年四季都有诗人文士在此雅集;位于二仙庵的双孝祠,花木台榭别有一番风韵,这里毗邻青羊宫,每年花会时节是旺季,“官绅宴于此者,日以数百计。”

  清末成都有四大名园:前卫街的“宫保府”、东珠市街的“李府”、方正街的“大夫第”、北忠烈祠街的“可园”。宫保府即嘉庆年间爱国将领杨遇春的宅院,占地十六亩,共有大小厅室一百零八间,由正房、后院、花园、练武场和五个小院组成。花园里有银杏、荷塘、假山、荷花等,且种有紫薇花。

  李府又被称为李家花园,是巴金祖父的家,也是著名小说《家》中高家生活的蓝本。在《家》中有这样的描写:“……右边是一带曲折的回廊,靠里是粉白的墙壁,嵌了一些大理石的画屏,再过去还有几扇窗户,那是外客厅的;外边是一带石栏杆。栏杆外有一座大的假山,还有一个长条的天井,平时种了些花草;又有一个花台,几株牡丹的枯枝勇敢地立在寒冷的空气中……前面是一个大坝子,种了许多株高大的松树。”李家花园之美可见一斑。后来,巴金的祖父过世后,就把房屋分给了几个孩子,巴金的父亲就分到了现在的战旗文工团所在地的一半(另一半为当时的英国馆所在地)。再后来,因家道衰落,巴金的父亲就将屋宅卖给了时任四川省保安总司令的刘兆藜,刘兆藜将宅院连同刚买的英国馆一起,改名为“藜园”。

  清末民初,成都还有一座唐府,与李府并称为“南唐北李”。“南唐”即文庙街的唐家花园,有一段时间,这里被误以为是学者唐振常的居住地。唐友耕的后人唐劳绮曾告诉我说,这是唐友耕的后人留下的园林,后来因家道中落,一部分买给唐振常家,也就产生了这样的误会。“唐家花园”占去文庙后街大半空间,为四进大宅,大小房屋六十余间。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后花园。唐振常描写道:“园中既有戏台、假山、水池,富中国园林之胜,复有园林的开扩的大草地。我们一房住在这个大花园里,住房宽舒之极,活动的天地极为广阔,有山可登,有洞可入,有水可涉,花木丛中、鸟语花香,自然感到快乐。”由此可知,此前的唐家花园的风貌应该与此极为接近,只是后来稍加修葺而已。

  可园是当时成都最大的私家园林,其占地一百余亩,其主人为吴敬诚。为了设计好花园,主人请来了苏州的园林设计师,因此可园历时四年才告竣工,建成后的园林颇有苏州园林紧凑、精致的特点。不仅如此,设计上还融入了川西园林的特色,在园中修有戏台,天天上演川戏,而且对外。在可园里有“四林”和“四园”,“四林”是梅林、柳林、银杏林、紫荆林。每一片林子都被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梅林呈椭圆形,银杏林呈弯月形,紫荆林为长条形,而柳林则是正方形。“四园”指橘园、李园、橙园、桃园,每座林园都以女墙相围,形成不同形状而又相对的区域。据流沙河著《芙蓉旧梦》记载,可园是四川最早正式的川戏园子。

  此外,在东玉龙街十八号还有一座寄芳园,其后人吴野回忆说,此园大约兴建在咸丰同治年间,吴氏家族本是江西南城县人,在当地修建了一个规模相当大的花园,取名寄芳园。后有一支游宦四川,为纪念故籍旧居就修建了这一处花园,且取名寄芳园。其中“有杨柳楼台、长宜楼、第二海棠天、玲珑世界、停秋等厅堂、楼阁、水榭和曲折的回廊;有大小不等的三座假山,两处池塘;有高大的树木、茂密的竹林和后花园”。

  同治十年(1871年),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游历四川时描述对成都的印象:(成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最秀丽雅致的城市之一……街道宽畅,大多笔直,相互交叉成直角……所有茶铺、旅馆、商店、私人住宅的墙上画有图画,其中许多幅的艺术笔触令人联想起日本的水墨画和水彩画……这种艺术情趣在周围郊区随处可见,而每一个小城镇在这方面都好像是成都的再现。由红沙石建成的牌坊在乡间触目皆是,所有的旅游者无不为其精湛的艺术而感到惊异,牌坊上布满了以或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浮雕,大都具有一种幽默感,其中一些不愧是中国的艺术杰作。这种优美,在人民文雅的态度和的举止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成都府的居民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了中国其他各地。”

  那时的成都园林尚多,人文景观也很不少,如洗墨池在清代道光年间改建为墨池书院、精舍,恢复;川西大儒刘沅在道光年间主持修复惠陵(刘备墓)和武侯祠,门题“汉昭烈庙”,气象一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在元代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后又多次,杜甫草堂才逐渐成为成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青羊宫在宋代即为游览胜地,清代多次,逐渐形成近代的宫观风貌;望江楼在清代建了吟诗楼和浣笺亭,同时又建成了一系列池榭厅坊,成为两河的著名景点,大慈寺在明末之后,清代重建,占地四十多亩,但这已非唐宋。这些公共园林,各有特色,其规模和风格虽有不少的变化,但依稀可见成都园林的变迁。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