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
网站地图
RSS订阅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草本类

《平顶山晚报》专题刊发【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特别报道荟萃(十三)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21-4-29 6:50:06 人气: 标签:石岩杜鹃属于草本类
导读:梦到手机丢了12月9日,薄雾大地,天气阴冷。在宝丰县周庄镇刘湾村附近的河南省瑞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木里,几名工人正在挖红叶李树苗,准备送往县城一工地。…

  梦到手机丢了12月9日,薄雾大地,天气阴冷。在宝丰县周庄镇刘湾村附近的河南省瑞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木里,几名工人正在挖红叶李树苗,准备送往县城一工地。一旁的玉兰树干上裹着蓝色布条,笔直挺立,王瑞旺和工人穿梭其间,忙着修剪枝条。

  王瑞旺今年43岁,鲁山县团城乡鸡冢村人。据王瑞旺介绍,他的老家地处深山沟,土地贫瘠,当地村民以种树为生。尤其是他三伯,头脑灵活,很早就开始以种树、卖树为生。“受三伯的影响,我从小就对种树有兴趣。”王瑞旺说,高中毕业后,他到河南科技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学习。

  2001年,他决定用自己的特长创业。他和3名合伙人在鲁山县瀼河乡贷款承包了90亩地,种植白蜡、青桐等树。然而,当时的苗木市场并不景气,而且这两个树种与北方的不“对”。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他们没卖出去一棵树,3名合伙人先后撤资不干了,王瑞旺仍咬牙着。

  “最困难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王瑞旺说,家人多次劝他放弃种树,可他不甘心,总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为了还贷款、养活自己,也为了不让自己多年的心血白费,他由种树人变身苗木经纪人,奔波于国内各个苗木交易市场,利用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推荐合适树种……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1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苗木需求量大增,王瑞旺的生意开始好转。王瑞旺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一个月有20天都是在外面跑的”。经过考察,他决定“转行”,成立了河南省瑞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在宝丰县周庄镇刘湾村租了几百亩地,改种适应性强和前景都不错的本地树种玉兰树。

  在发展玉兰树种植过程中,王瑞旺认为事业要想有大发展,必须改变种植和销售思,不能追着别人种,应该引导着别人去种。2014年,一种叫“娇红1号”的玉兰新品研发成功开始推广,王瑞旺果断引进。但受地域影响,“娇红1号”引进后出现嫁接成功率低的问题。为此,王瑞旺将技术人员送到“娇红1号”种植比较好的江苏、湖北等地去学习嫁接技术,并且经常组织嫁接比赛,提高技术人员的水平。2018年,经过几年的努力,“娇红1号”嫁接成功率终于得到提高。当年,他在宝丰举行“娇红1号”繁育研讨会,邀请全国200多名林业专家及苗木生产企业人员参加,把这一技术向全国推广。

  目前,王瑞旺的苗圃占地800多亩,玉兰树品种20多个,其中“娇红1号”占地470亩。此外,苗圃还种有红叶李、樱花、桂花等20多个品种苗木。苗圃年出售苗木20余万株,销售收入近400万元。公司在生产经营中以吸纳本地劳动力为主,常年务工人员60余人。

  “我因为车祸无法干重活,家里的地几乎荒着。”今年40来岁的刘湾村村民王战伟说,他将地租给了王瑞旺,不仅每年都有地租收入,而且身体允许时他还到苗木浇水、除草,每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生活是不愁的。”

  刘小丽的丈夫患有尿毒症,每周都需要透析,小儿子因为车祸头部受伤。刘小丽既要照顾丈夫,还要照顾儿子,无法外出打工。当天上午,她正在苗木除草。“现在好了,口就有活干,一个月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且还不耽误照顾家人。”刘小丽说。

  今年9月,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带领博士团队到该调研,给出高度评价:“你能把‘一朵花’(娇红1号)做成经济产业,带富一方人民,是林业人最大的欣慰。”王瑞旺也分别荣获2019年度宝丰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造林大户、第一届宝丰县乡土拔尖人才、第二届平顶山市乡土拔尖人才、2019年平顶山市国土绿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冬季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高新区遵化店镇桑庄村黄柏山村村民张春生家的树苗目前迎来销售旺季。12月13日下午,张春生带领村民到他家的苗圃挖梨树苗,准备销往。

  今年46岁的张春生仅有小学文化,15岁起,他在跟村里人学种葡萄的同时,开始学习树木嫁接、栽培技术。其间,他多次到许昌市襄城县一家苗圃学习果树嫁接技术。

  20岁前后,张春生先后在漯河、驻马店、南阳等地的苗圃帮忙嫁接培育树苗、打工挣钱的同时,也结交了一些搞林业种植的朋友。用他的话说:“朋友多了,好走。”后来,张春生自己做起树苗培育与销售生意,常常骑着三轮车载着树苗到周边农村上售卖。2014年,他在本村及叶县廉村镇先后流转土地80亩,培育梨树、桃树、杏树等果树苗。

  2018年3月初,张春生又栽下20多万棵梨树苗。天公不作美,几天后,一场冷空气突然袭来,梨树苗霜打后叶子一下子枯萎了,没过多久,这批树苗几乎全枯死。这场冷空气给张春生带来经济损失1万多元。

  “(树)苗死了再种,没别的办法。”张春生坚定育苗的信心不。2019年春,他刚把10万多棵梨树苗从温室大棚里移栽到室外,居然再次冷空气,这一次,10万多棵树苗也未能幸免。吃一堑长一智,接连的打击并没有让张春生信心,只是从此以后,每次移栽树苗前,他更关注天气了。

  今年初暴发疫情,张春生的树苗销售也受到影响,即便如此,复工复产后,他的树苗也卖出去了20多万棵。对于今冬的树苗销售,张春生信心百倍。12月13日,他和村民挖出的几千棵树苗已经打包,准备通过物流发货。

  目前,张春生的苗圃规模在村里是最大的,平均每年销售树苗30多万棵,远销山西、新疆、等地,年销售额数十万元。

  今年79岁的黄柏山村村民王书文和老伴儿有两亩多责任田,他们的子女都在外地谋生,老两口没有能力耕种,便把地流转给张春生种树苗,张春生每年每亩地支付王书文600元。目前,张春生的苗圃用地除一少部分是村集体的土地以外,大部分是流转村民的土地。

  村民王峰说,最近几年,他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张春生的苗圃里打工,除草、打药、育苗、刨树苗,干一天平均能挣100元钱。平时,在张春生的苗圃打工的村民少时三五人,多时有数十人。

  除了张春生,黄柏山村还有二三十户村民从事苗木培育。今年50岁的说,他家种有四五亩树苗,一年出产树苗几万棵,自己卖一部分,卖不出去的就找张春生帮忙销售。张春生朋友多,销广,村里种树苗的村民不少人都找他卖过树苗,他从不推辞。

  高新区遵化店镇桑庄村党支部袁学锋说,现在黄柏山村的苗圃经济已经成为该村一部分村民创业增收的主要渠道,张春生头脑灵活,人缘又好,是黄柏山村苗圃行业的带头人,他培育、销售树苗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12月13日,郏县安良镇安西村48岁的程天彪吃过早饭,像往常一样驾车开往该镇段沟村外山上的养牛场。

  山顶寒风飕飕,程天彪停好车直奔仓库,掂了一桶玉米料进入牛舍。看到程天彪,低头吃草的红牛哞哞地叫了起来。“这里的50头红牛都是怀孕母牛,到春节前后就要产牛犊了!”程天彪给牛儿添着料,高兴地说。

  程天彪幼时因患小儿留下后遗症,行走不便。但他意志坚强,初中毕业后就在镇上赶集卖菜,之后又批发鞋卖。苦心人,天不负。23岁那年,程天彪与当地女青年董兴利喜结良缘。

  成家后的程天彪干劲儿更大了,女儿的出生也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创出一番事业,让妻女过上幸福的日子。

  2010年,程天彪购买了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以每天100元的酬劳聘请村民程占军当农机手。当年麦收,他和程占军为乡亲们收割小麦500多亩,仅此一项就增收25000多元。

  2011年,程天彪将土地承包面积增加了500余亩,以妻子的名字注册成立了郏县兴利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小麦收获后种植了玉米和高粱,全年纯收入达到了25万元。

  在创业致富的同时,程天彪吸纳高现军、董前进等30多名村民来合作社进行田间管理和收割、播种,使他们每人每天增收60元至80元,其中6名村民成了合作社的专业司机。

  2014年,郏县百年不遇的,程天彪赔了50多万元。面对挫折他并不气馁,而是重整旗鼓,静待来年。

  2018年,程天彪在种植1100亩粮食的同时,又在安良镇党委的帮助下,承包了段沟村外2000多亩荒山,投资400多万元在山上建起了红牛养殖场。他雇人在山上修、打井,建起4栋牛舍、2个仓库和2个除污池,建成2个1500吨的青储池,喂养红牛200头。段沟村贫困户张建松、张晓兵等5人在养牛场就业,包食宿,每人每月还有2000元的工资。

  秋季,程天彪把种植的1100多亩玉米全部带穗青储,给红牛备足口粮。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喂养,他的养牛场已经繁育红牛60头。

  今年,程天彪又在山上开荒种地470亩,还投资24万元购买了一台大型青储收割机,准备明年大干一场。

  段沟村党支部王听贤介绍,程天彪的红牛养殖场是一个扶贫项目,每年可分别给段沟村贫困户、村集体10%的红利。

  “程天彪身残志坚,艰苦创业致富,并带动乡亲们就业增收,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安良镇镇长石臣伟对程天彪称赞有加。

  “一定要产品质量,只有质量上去了,我们才有钱赚。”12月14日上午,在鲁山县马楼乡绰楼村一座扶贫车间内,38岁的王磊一边查看产品,一边对身旁的员工说。

  王磊家住鲁山县瀼河乡赵楼村,初中毕业便到西安做服装批发生意,但因缺乏经验,生意并不好。2002年,王磊结束生意回到了老家。

  有道是坐吃山空。因没赚钱门,王磊很快花光了手中积蓄,婚后还欠了不少外债。2004年,王磊带着借来的400元钱到广州打工。

  “那时候其他工厂工资才几百元,我所在的舞蹈用品厂工资3000多元。”王磊说,厂子负责人马红雨很有想法,为鼓励员工多干活,厂子实行股份制,参股员工月月分红。第二年,技术娴熟的王磊月工资拿到了6000多元,妻子也在那里工作,加上分红收入,两人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

  尽管收入不菲,但王磊并不满足,始终想着创业的事儿。2008年,王磊回到家乡,想创业但又一时不知干啥才好。得知王磊的想法后,马红雨将他召回厂里,给他讲述创业之难,表示愿意将自己的鞋厂承包给他,每生产一双鞋子给他2元钱。

  “那时候给工人做一双鞋子给一元钱,一双2元钱等于直接给我一元钱。”王磊很,一双鞋一元钱,一年就是上百万元的收入。

  王磊把厂子接了下来,但他没把一元钱装进自己口袋,而是将其中的5角钱作为计件工资发了下去,激发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风生水起鞋厂生意仍拴不住王磊躁动的心,2011年冬,承包期一结束,王磊又回到老家,打算利用自家的闲散房屋开办个舞蹈鞋厂。

  2012年春,王磊的舞蹈鞋厂开张了。为解决招工问题,王磊随后又将厂子搬到了马楼乡楼张村。但因产品销不畅,工人工资一度无法保障。

  “当时都想放弃了,结果马红雨给我打来了电话。”王磊说,马红雨了解情况后,让他将产品发过去。确定质量没有问题后,马红雨当即答应收购他的所有产品。“我很啊,都说同行是冤家,马红雨是我的贵人。”王磊说。2015年,马红雨将价值80万元的鞋厂以3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王磊,他负责销售产品。去年,马红雨又将自己价值100多万元的舞蹈服厂也交给王磊管理,产品销售仍由他负责。

  就这样,在马红雨帮助下,王磊的舞蹈用品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18年10月,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王磊把厂子从楼张村搬到了绰楼村扶贫车间,方便村民前往务工的同时,也使绰楼村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王磊生产的舞蹈用品先后销往阿根廷、乌克兰、日本、新加坡以及、澳门、等地。“当然这都离不开马红雨的帮助。”王磊说,去年他销售舞蹈鞋子800万双。2018年,在首届新加坡万黛兰国际舞蹈大赛上,王磊赞助的舞蹈鞋受到了组委会好评。

  王磊的舞蹈用品不仅走出了国门,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利润。“在这里干活离家近,工资也高。”沙渚汪村村民左明甫说,他和妻子在这里干两年多了,两人每个月收入一万多元,手快者每人每月可赚8000多元。

  “王磊工作踏实,人实在,很有进取心。”马红雨说,特别是王磊能把工厂开在口,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让大家一起致富,实在值得赞扬。

  12月12日上午,走进叶县任店镇寺庄东村方圆苗圃杜鹃花繁育,顶着米粒般大小花苞的杜鹃映入眼帘,仿佛春天提前到来一般。

  “我们培育的杜鹃花已经适应了本地气候,叶子常绿,冬天移栽也没问题。”苗圃主人李建勋笑吟吟地说,“今年已经销售了60多万棵,还有很多客户没拿到货。我们正加紧育苗,活儿多得干不完。”

  20年梦想、20年潜心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李建勋和哥哥李建立终于培育出适应本地气候的杜鹃花新品种,叩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杜鹃花品种近千个,我们在全国各地考察了100多种杜鹃花,引进了将近20个品种。”46岁的李建勋中等身材,说起花卉种植来滔滔不绝。如今,他是行内知名的苗木专家。但在20年前,他对这一行还是一窍不通。

  1999年,李建勋和李建立发现城市绿化所用的花卉苗木十分紧俏。俩人一合计,在自家责任田里种了五六亩草本花卉。

  第一年种植的花卉,亩产收入超过了2000元。“当时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亩产收入不过三五百元,我们的亩产收入翻了几番,高兴得很!”

  2000年春,李建勋从全国各地购买了2万棵杜鹃花苗种下,岂料,半个月不到花苗枯死殆尽,仅余10多棵。

  “杜鹃花期长,常好的观赏花卉,很受欢迎。我们得让它在咱们这儿生根开花。”性格倔强的兄弟俩立志培育出适应本地气候的杜鹃。

  看书学习、请教农林专家,兄弟俩地学习杜鹃花栽培技术。改良品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辛苦的工作,他们钻进田地观察、实验,不断地给杜鹃花人为地制造一些恶劣,以增强杜鹃的适应能力。

  “江西、云南、贵州、山东等地,我们都去考察、学习过。”李建立比弟弟大三岁,和弟弟一样。他吃住在苗圃,一次次扦插试验,一次次失败,他从没想过放弃。

  最近几年,他们与平顶山学院合作建设杜鹃繁育推广,借助科研团队,加快繁育推广本地杜鹃新品种——石岩杜鹃。

  2018年,兄弟俩成功繁育了50多万棵杜鹃,这一品种丰花性好、四季常绿、生长旺盛、抗逆能力强,很快被抢购一空。今年,他们已经销售了60多万棵杜鹃,销售额突破150万元。

  时值隆冬,的生产一直没停,五六名村民正在花卉大棚前移栽杜鹃花苗。58岁的张敏熟练地把培养土装到塑料小花盆里,然后栽苗,培土。“俺在这儿干了差不多10年,离家近,方便照顾丈夫和孩子。”张敏边忙边说。

  张敏是任店镇寺庄西村人,丈夫患脑梗后行走不便,她家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苗圃,俺月月拿工资,儿子也工作了,现在家里也脱了贫。”张敏呵呵笑道。

  方圆苗圃如今占地600亩,每天吸纳周边30到60人务工。“我们优先照顾贫困村民,帮助他们稳定脱贫。”李建勋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李建勋的引领、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发展起花卉苗木种植。平顶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的程世平博士隔段时间就会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到方圆苗圃开展研究,帮助李建勋科学管理杜鹃花。“李建立兄弟俩还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帮扶贫困群众,很不简单!”程世平说。

  “今年,俺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起了韭菜,发展村集体经济。现在,我们正在考察草莓种植,准备发展特色农业,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已是寺庄东村党支部的李建勋有了更大的梦想。

  “看,我们的‘益花1号’在老挝开始种植了。”12月14日,位于汝州市丹阳中新步行街的河南益人实业有限公司内,董事长助理周双双拿着手机让董事长陈耀全看客户发来的照片。

  2004年,陈耀全从经营正火的建筑生意,组建团队投身农业种植。经过14年的潜心研究,2018年,他们培育的花生高产新品种“益花1号”不仅通过农业农村部的登记,还被列入国家花生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目前,该品种已在全国推广种植,带动越来越多农户共同致富的道,陈耀全也荣获了2019年度平顶山市乡土拔尖人才称号。

  提起转行这件事,今年57岁的陈耀全说,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学的是农学,对农业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因此2004年决定转行培育花生新品种,在汝州市小屯镇流转土地做试验田。

  “我前几十年挣的钱全部投到研发中了。”陈耀全说,经过反复研究、试种,2018年3月,公司科技攻关团队终于培育出了耐旱耐肥性强、适应性广且表现高产稳产的优质花生品种“益花1号”。该品种在中水肥地亩产400公斤左右,高水肥地亩产500公斤左右,高产示范田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拿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通行证。

  不过,首年推广陈耀全却损失惨重。当时公司免费为省内部分种植户提供了价值300万元的种子,由于缺乏经验,收获时一分钱都上来。第二年,公司改变方式,改“以产定销”为“以销促产”,按照与种植户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生产,逐步走出一条订单农业发展新子,农民增收,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我已留足了田地,准备明年春播种‘益花1号’。”小屯镇杨其营村56岁的种植大户魏电杰高兴地说。

  魏电杰之前一直采用平地播种方法种“白沙果”和“罗汉果”这两个品种的花生。高产的“益花1号”品种面世后,技术员告诉他要用起垄和点播的方式种,花生的行距和株距都要间隔大点,他一时有点接受不了。

  “当时看着种子点得很稀,但成熟的时候随便拔一株,结的果都在150个以上,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将信将疑的魏电杰这次服了,“一亩地以前需要花生种子40斤,种2万株以上,现在用15斤种子种7000株左右就够了。”

  当年,经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邀请的花生专家测定,魏电杰那块种了“益花1号”的花生田,百亩方亩产高达644.8公斤,比河南省花生平均亩产300公斤翻一番还多。

  “这样大面积的种植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全国少见,很有推广价值。”现场测产的专家、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油料处处长王积军说。

  面对这一测产结果,陈耀全并不意外。他表示,推广“益花1号”的第一步,就是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思维和种植模式。现在,不少国内知名专家和种植大户纷纷来汝州考察,“益花”系列花生种子供不应求。“‘益花1号’是‘益花’系列的代表品种,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这一品种的推广力度,并扩大繁种面积,把花生产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户都能种上‘益花1号’,让花生成为致富‘金豆子’。”

  12月16日上午,户外寒风瑟瑟。高新区遵化店镇北陈庄村河南澳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园内,几十名工人忙着剪枝、疏浚管道、培土灌溉……58岁的张明亚穿梭在园区内,虽然只穿着一件薄外套,但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

  今年58岁张明亚出生于北陈庄村,1979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次年在叶县化肥厂参加工作,端上了“铁饭碗”。不料,1998年单位破产倒闭,才36岁的张明亚了。

  “对我就是个,好长一段时间想不开。”张明亚说,当时他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工作,瞬间觉得。“,我决定趁着年轻自己干一番事业。”

  张明亚与同样的朋友外出承揽工程,搬砖、和水泥、砌墙……风里来雨里去,几乎干遍了建筑工地上的工种。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想,就是要干出点名堂来。我们每个人背后都有几张嘴等着吃饭,不能让他们失望。”张明亚说。

  正是凭借着这股劲头,张明亚的工程队逐渐在业内站住了脚,随后还成立了拥有多项施工资质的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在外闯荡了十多年的张明亚响应“振兴乡村”的号召,返乡再创业。北陈庄村位于沙岸,张明亚经过考察发现,当地水资源丰富,土壤半沙半土,适合种植果树,于是成立了河南澳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遵化店镇的支持转优质土地200多亩,准备种植优质、无公害品种葡萄。

  钻研葡萄种植技术,四处参观学习,经过反复试验,张明亚终于在老家的地里种出了又香又甜“玫瑰香”葡萄。成功后不忘乡邻,他又手把手将葡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在张明亚的带领下,村里不少农户放弃了传统农作植,开始种植品种葡萄,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提起老张,村里没有一个人不伸大拇指。”北陈庄村党支部宋国召说,2017年村里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张明亚二线万元现金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他还先后垫资100多万元为村里修、绿化和建造标准化卫生室,使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后来,张明亚还在村里的支持下建起了温泉洗浴中心。每到冬天,他都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发放洗浴门票。

  2018年,张明亚又在当地的支持转了800多亩土地种植绿化苗木。园区正常运营所用的50多名工人都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

  “地里的活儿不重,我和伙计们已经干好几年了,一般每天都能挣个五六十块钱。”临近中午,62岁的张民生扛着铁锨收工,准备回家做饭。他说,没想到上了年纪还能在口找份工作干,给孩子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向善,总有。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现在也上了年纪,要回来为咱农村做点事。”张明亚说,如今的乡村是创业展身手的大舞台,他要干下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带领乡邻致富奔小康。

  “现在市场行情变化快,买羊得等价钱合适了再出手,尤其是这张嘴儿的牲畜,喂养要精心,疫苗也要定期注射……”

  12月14日下午,阳光正好,往地里送粪归来的雷学军遇上了舞钢市尚店镇顶门村党支部雷辉,俩人当即聊起了养羊的事。

  44岁的雷辉性格直爽,中等身材,是个思想活跃又有闯劲的人,早年他曾外出打工,做过制衣厂工人,干过建筑,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开办了公司,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事业有成的他回村看到村民仍从事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而这些只能解决温饱,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邻共同致富。

  “其实,农民增收的子不多,大多是靠种植、养殖,要想在这方面致富,则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子。”雷辉说。

  顶门村地处丘陵地带,辖5个自然村共304户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属于深度贫困村。“2011年刚回村时,这里的道还没有完全硬化,各项基础设施薄弱,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生活很苦。”雷辉说。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率先从江苏买回800只品种羊,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9名社员。

  从干建筑到发展绿色养殖,从一个“门外汉”变身为“养殖能手”,雷辉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都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努力克服了。与此同时,他还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子的几十户村民了养殖道。

  雷学军的养殖场不大,虽然只有几十平方米,但打理得井井有条,东、南两排羊圈里,羊儿个个膘肥体壮,吃得正欢。雷学军说:“之前已经卖了10多只,现在大大小小还有50多只,出栏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为帮助雷学军养好羊,雷辉不仅将自己的养殖技艺倾囊相授,还协助他申请了小额贷款,积极上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2017年,村里实施“六改一增”,雷辉与其他村干部一趟趟地往雷学军家跑:修缮房屋、搭建卫生间、配送生活器具。雷学军感激不已,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干活也有劲了。通过养殖,今年他又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眼见雷学军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雷辉心里也有很多感触。他说:“学军家情况特殊,本人肢体残疾,妻子有障碍,再加上要照顾老人和上学的孩子,出不了远门,只能在家租地种瓜维持生活。即便如此,他‘不等、不靠、不要’,有一股子拼劲,想要实现脱贫的很让人敬佩。”

  在雷辉的努力下,村里先后有了光伏发电、车间租赁、鸽子代养分红等产业,村集体每年有了1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村内事务、公共设施、公益性岗位支出有了固定来源。“现在村里有20多个保洁员公益岗位,月工资390元至800元不等,均安排了贫困户。”该村党支部委员郭书淼说。

  在村委会西边的恒源制衣公司,几十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赶制一批衣服订单。女工马文杰说,她被村里推荐来这里工作已经两个月了,早上8点上班,中午和晚上公司管饭,每月工资有保障,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

  12月13日,汝州市新体育中心的汝州市剪纸艺术传习所内,创办人珍(原名戎线岁的杨汶衡剪纸。

  从小耳濡目染学会剪纸,珍后因一套“良缘”刻纸,转移事业重心,开办剪纸艺术传习所,在通过售卖剪刻纸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把这门传统艺术传授给更多人。

  今年49岁的珍出生在汝州市米庙镇双郭楼村戎氏家族剪纸世家,奶奶和母亲的剪纸技术都很好,潜移默化中,她慢慢也学会了剪纸。

  初中辍学,后结婚生子,33岁。2008年5月份,珍不慎摔伤:“一开始腰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双上肢各有两处骨折,几乎没有命了,那时候没有人想到我还能站起来。”

  2008年底,珍竟然重新站了起来。必须改善生活状况,她先在小区内开小卖部,后找了个临街铺面做十字绣生意,同时自学了装裱。

  “第二套在装裱的时候因为缺材料所以等了一段时间,谁知竟不慎丢失。那时候李政老师已经生病,根本无力再重新刻制作品。”珍想着自己反正也有剪纸功底,就在电话里向李政老师请教,又反复观察第一套装裱好的作品,经过无数次,最终掌握了刻制作品的方法和诀窍,临摹出一套。

  这套“良缘”作品也让珍与剪刻纸结缘。她从此开始研究剪刻纸,并经常到外地观摩学习,拜访剪刻纸大家,也因此结识了“中原神剪”——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子豪。

  “陈老师老家在鲁山,人很好,给了我很多指导不说,还提供了很多剪刻纸方面的学习资料和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珍说,参加商业活动会给一些车马费,在活动现场还能售卖一部分剪刻纸作品,她家的经济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

  一套“良缘”刻制下来,激发了珍对剪刻纸的热爱之情。她把剪刻纸作品装裱后摆在店内,吸引不少客户购买。

  在传习所的墙壁上,挂满了“钟馗纳福”“国色天香”“嫦娥奔月”“福”等剪纸、刻纸作品。“这套‘国色天香’共4幅,一套售价要1万多元。‘钟馗纳福’比较畅销,一幅要3000元,今年做了20多幅,已经卖完了。这几年有不少人知道我会剪刻纸,还有人专门来定制,比如说这个小蝴蝶作品,今年有人定制了50幅。”珍说,售卖剪纸收入还可以,有跟着她学习的学生在这个行业内发展,收入不错。

  在挣钱的同时,从2013年以来,珍还开设公益培训班,进学校、进社区,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童,称她为“老师”的有数千人。她说,大家不一定都要学,只要能感受到剪刻纸的美就好。

  汝州市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少先队大队员刘菲璐说,他们学校今年专门成立了剪纸,邀请珍每周给孩子们上课。

  珍目前是汝州市剪纸项目的申报人、汝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传习所被评为“平顶山特色文化”,2019年,珍被评为平顶山市乡土拔尖人才。虽然年龄一天天增长,但是珍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现在传习所初成规模,等过两年还要继续扩大,赚钱只是一方面,能为剪纸传承继续发挥余热最重要。”

  12月18日,在郏县茨芭镇竹园沟村的兆卿箱包公司车间里,几十名工人在机器前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40岁的女工宋佩丽说,他们承接的都是外贸单,工序相对复杂,要求高,“但干的时间长了,也不觉得有多难。而且现在车间里都是熟练工,大家相互配合,干得多,收入也多。”原先,她和村里的留守妇女都是趁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或干点零活补贴家用。后来,村里建起产业扶贫车间,张中峰回乡建起箱包公司,安排家庭贫困及闲散人员就业,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57岁的张中峰性格随和又不乏幽默,他说:“从1998年到2017年,我一直领着工人四处包工程修,虽然很辛苦,但并不像现在投入这么多心血,做这么细致的活儿。”而在成立箱包公司之前,他还经历了一段的转型之。

  “刚开始,这里是按照制衣车间打造的,50多名工人,两条流水线,没想到上线以后活儿太少,勉强维持了半年。然后通过朋友介绍,才把眼光转向箱包行业。”张中峰至今记得2017年腊月二十六他开车到许昌箱包市场考察的情形。当时天下大雪,上又湿又滑,他一边想着如何把制衣车间改成箱包车间,一方面又担心资金问题。“我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既然把工人都招来了,大家又都盼着,那就再赌一把吧。”回家以后,他又筹措资金买了新设备,高薪聘请了技术员,每天跟工人一起干活、学习、查件。如今,车间里的各种机器设备,他都能一一熟练操作。

  找业务员、接订单,他通过多方联系选定了三家,当时对方也分别派人到他的箱包车间进行了考察。“其实这就是一个双向选择和比较的过程。”最终,张中峰和其中一家签订了长年代理加工合同。现在,他们代理加工的工具包、保温包等已经销往欧美等国家,年产量上百万件。

  “现在车间里工人有四五十人,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女工谢战梅说,她家经济负担比较重,所以对于这份工作她还是比较看重的。“老板不拖欠工资,对员工也很照顾,如果谁家遇到啥事需要请假只用说一声就行了,也不扣工资。所以咱拿人家的工资,更应该把活儿干好。”谢战梅说。

  一个工具包,简单的需要四五道工序,复杂的则要几十道工序。从冲裁、折边、合包到最后发货,中间不能有任何差错。“另外,外贸单通常要得都很急,集装箱、货轮时间点也卡得比较紧,如果不能按时出货,对方可能就不要了。”对此,张中峰说,工人们从没让他失望过,而且干活很用心,从创建公司到现在没有出现过大返工的情况。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春节前的一个加急单:2万件保温包,当时雪下得都走不成,工人们还是想办法赶到车间,加班加点完成了任务。

  对于工人们的信任和热忱,张中峰表示他一定会把公司更好地经营下去,而且他已经到外地考察,准备再拉回来一条电子生产线,继续扩大生产,为工人们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和福利。

  12月21日,在舞钢市杨庄乡舞钢市金菇菌业有限公司产业园,150多座标准化香菇大棚依次排列。大棚内,一排排菌棒码得整整齐齐,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身材小巧、梳着马尾的王晶在大棚里查看菌棒的长势。

  王晶是一个有梦想的姑娘,她推小车卖过饭,到鞭炮厂打过小工,收过废钢、开过网店,直至在国外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但是她从未忘记家乡的发展。2019年4月,她在家乡成立了舞钢市金菇菌业有限公司,希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今年38岁的王晶家住舞钢市杨庄乡柏庄村,幼时家贫的她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长大后要让村里的群众出门不走泥、住上好房子、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人小志大的王晶一直边学习边赚钱,摆摊、打工,什么都做。开废品收购站时,高中学历的她还自学考取了本科。

  “那个时候同行嘲笑我说,你收个废品还考什么本科啊?人各有志,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王晶这样评价自己昔日求学、谋生的经历。

  2007年,国内互联网商贸兴起,王晶开始自己创业,做起了电商。王晶说:“当初做淘宝电商时也是一窍不通,都是自己在‘淘宝大学’的课堂中一点一滴苦学苦练干出来的。”

  创业成就梦想,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王晶靠着一股不服输、肯吃苦、踏实干的韧劲,风风雨雨一走来,有了一定的积蓄,在国外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

  2017年,王晶开始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但家乡快速发展,村里早已是水泥了。了解到舞钢市扶贫工作最需要能帮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的企业,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考察,王晶决定在家乡发展香菇产业。

  2019年4月,王晶成立了舞钢市金菇菌业有限公司,随后流转了近百亩土地,投入2000万元兴建了53座大棚。这些大棚均采用最新的设备,基础设施可用20年。今年6月,她又流转了近80亩土地,目前她的产业园已拥有150多座大棚,带动附近农民工近百人就业,可为他们增加年纯收入近200万元。

  在大棚内干活的贫困户陈万金笑着说:“自从来这儿打工后,家里收入高了,再也不用来回跑着找活儿干了。这儿离家很近,能照顾到家里,比在外打工挣得还多哩。”

  家住杨庄乡红石岗村的陈毛毛说:“我是个单身汉,现在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王晶的产业园建成后,我就在这儿拔拔草、打扫打扫卫生,这些活儿也累不着我,还有工资,特别高兴。”

  在杨庄乡党委、的协调下,依据相关政策,王晶的产业园将以产业带贫的方式对全乡503户贫困户实施帮扶。说起今后的发展,王晶信心十足。她说,要把金菇菌业发展成为一家集食用菌生物技术开发、食用菌新品种推广、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现代化企业,利用自己擅长的电子商务平台销售食用菌,开拓国内、国外市场,争取到2024年将园区建设成占地300亩、年产9000万棒菌棒的现代标准化菌棒生产,以此带动更多贫困农户增收,让舞钢的香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打造世界级食用菌知名品牌。

  12月19日,天气晴暖。鲁山县磙子营乡韩庄村一座羊舍前,忙着给羊喂草的张印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扶贫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说:“多亏你们帮忙,俺家的羊现在发展到20多只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儿了。”

  时下,像张印这样的村民韩庄村有很多。近年来,在村两委和驻村以及乡包片干部等帮助下,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上升,村集体也有了稳定收入。

  “现在全部脱贫了,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韩庄村党支部姚战续说,仅36座蔬菜大棚这一项,村里每年可增加收入10余万元。

  大棚于2018年建成,是村两委争取的扶贫项目。“在这里干活儿离家近,既挣了钱,又能照看家。”在大棚内干活的村民李国强和赵改说,农忙时,这里一天用工30多人,可热闹了。

  村民委员会西边不远处,深蓝色的光伏面板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乌蓝的海洋。这是韩庄村两年前争取的集中光伏发电项目,每年都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一笔收入。

  “以前村里没钱,想给村民办点事儿都难,现在好多了。”姚战续说,2018年春,村里又争取项目资金76万元建设了一座526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再增加3万元,不少村民更是不出就有钱挣。

  有了经济收入,村两委决定整治人居。市气象局驻韩庄村第一崔树林在单位帮助下,为村里安装了显示屏,栽种了绿化树,购买了垃圾桶。磙子营乡包片责任人石渲涛以及韩庄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陈海红更是三天两头往村上跑,帮助策划,协调资金。村上先后建起了游乐园、孝善亭、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了乡村舞蹈队,安装了太阳能灯,整改了村上的排水设施,还专门安排了11名保洁员,负责村里的卫生。

  “春天时,俺村到处鸟语花香。”70多岁的张老汉说,原来村里垃圾成堆,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特别是村上的一处污水坑。如今污水坑变成了荷花池,盛夏荷花盛开时,村里真是又美又香。

  现在,韩庄村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会收到村里的100元贺金;患大病人员每人每年补助500元;考上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可分别拿到助学金300元和500元。

  今年66岁的张印是村里的五保户。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战在该村打响,乡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劝说,让他发展养殖产业,但张印说啥也不想弄。后来得知搞养殖有补,张印就试着买了3只母羊,结果到2019年春,仅卖羊一项就收入9000多元,另外又得到了3000多元的养殖补。

  “现在有20多只羊,还有养老金和五保补助,实在缺钱时打个卖羊电话,很快就有人来送钱。”提起眼下的生活,张印高兴得合不拢嘴儿。

  “俺家这几年变化可大,不仅稳定脱贫,还有了自己的产业。”今年65岁的冯结实说,他家2016年开始养羊,现在羊群已发展到了60多只,仅此一项,他家每年可增加收入两万多元。

  “韩庄村这两年变化确实大,一是党的政策好,二与脱贫攻坚人员的努力分不开,当然也少不了村民的实干。”磙子营乡党委战说。

  “是的,我们的生产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从温度、光照、通风、消毒到喂料、饮水、收蛋都是自动化操作,鸡粪也采用传动带随时输出鸡舍,还有一条鲜鸡蛋分拣清洗生产线日,在汝州市中王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鸡蛋生产,负责人张振团向来自洛阳的经销商介绍。

  今年49岁的张振团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从事畜牧业销售和经营,累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也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张振团发现鸡蛋虽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市场上产销量极大的商品鸡蛋却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多数鸡蛋无品牌无生产日期,甚至有重金属、激素、农残等超标现象存在,于是他有了返乡养鸡,让更多人吃上安全放心鸡蛋的想法。

  2012年5月,张振团在汝州市纸坊镇的协助下,通过“绿色通道”在家乡中流转了200亩土地,与另外3位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汝州市中王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张振团将自己多年积攒的资金全部用到了生产上,聘人才、购鸡苗、上设备、建,富硒鸡蛋生产新事业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

  “最初我们建了两座全自动化的鸡舍。一栋鸡舍约150米长,能容纳5万只鸡,由于后期资金跟不上,剩余的地都种成了红薯,人手不够,就把亲朋好友都喊来帮忙种地。”回想起刚建时的场景,张振团说。这几年,他们一直都在建鸡舍,现在已经建成了6栋鸡舍,成为严格执行农业部畜禽养殖五化(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和粪污处理无害化)的高标准鸡蛋生产。

  “目前存栏30多万只鸡,由于鸡舍采用了恒温设施,一年四季始终为20多摄氏度。鸡饲料里含有硒和维生素等大量有益物质,能改善蛋鸡肠道内的菌群,提高鸡的自身免疫力。”张振团说,处于恒温鸡舍的蛋鸡没有休蛋期,每天都能收30多万个鸡蛋,每年可产无公害凤王富硒鸡蛋1200多万斤。

  致富不忘乡邻,随着公司的稳定发展,张振团将纸坊镇建档立卡的130户贫困户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名单,制订了为期三年的扶贫帮扶计划,以再就业、公司+农户、金融扶贫、到户增收等方式帮扶贫困户精准脱贫。

  2014年,张振团依托公司无公害富硒鸡蛋生产技术,成立了万凤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法,发展汝州农户进行无公害富硒鸡蛋的蛋鸡养殖。农户与养殖合作社签订合同,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六统一”服务,确保养殖户能够得到良好的收益。张振团也获得了河南服务三农诚信领军创新人物、平顶山市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养殖户力说:“我加入合作社6年,现在养了1万多只鸡。现在只管养鸡就行,省心还比以前赚钱多。鸡苗和饲料合作社有现成的,鸡蛋合作社回收。公司还经常开培训会,告诉我们一些养殖方法。”

  目前,生产的富硒鸡蛋已经远销安徽、湖北、湖南、上海以及郑州、洛阳、许昌、平顶山、驻马店等地,遇到节日更是供不应求。张振团表示,2021年将扩建标准化蛋鸡舍2栋(单栋容纳10万只鸡),使蛋鸡存栏量达到50万只,争取年产值破亿。2020年至2025年计划启动并建设完成鸡蛋深加工项目,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蛋白粉、蛋黄粉以及高附加值的松花蛋、溏心蛋、卤蛋等安全食品,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增收。

  12月22日下午,舞钢市枣林镇天成鸽业科技产业园一栋栋宽敞明亮的鸽舍内,鸽笼一字排开,在里漫步的鸽子看到有生人进来,发出咕咕的叫声。

  “一栋鸽舍可以容纳2500对鸽子,原先安排两名工人。有了自动化机械设备后,一个工人可以管一到两个鸽舍。”养殖女工王小春说,根据喂养情况、产蛋数量等,每个工人每月可拿到30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

  天成鸽业科技产业园负责人杨明军今年47岁,瘦高个儿,性格温和。多年来,他带领群众养鸽致富,成为十里八乡的能人,但其背后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却鲜有人知。

  杨明军是舞钢市八台镇杨楼村人,幼年的生活造就了他不怕吃苦、勇于挑战的坚强品格。“那时候一家七口只有两个劳动力,眼看一家人吃喝都顾不上,还要供哥哥上大学。父亲几乎月月去借钱的情形让我至今难忘,也正因此,我从心里发誓一定要为改变家里穷苦生活面貌而努力。”看上去颇有儒雅之气的杨明军说。

  回乡创业前,杨明军在南方打工,在玻璃厂干过活儿,还学了几年医,最终还是回到家乡搞养殖。“真正要往农业的哪个方向发展,刚开始我也是毫无头绪。大部分种养信息还是从书本和上获知的。”有一段时间,他经常揣着馒头到乡镇的科协图书室看书,饿了啃两口馒头,一看就是一天。

  杨明军说,选择养鸽源自在广州的工作经历。当地人喝下午茶时,常点一道叫“脆皮乳鸽”的菜品。自此他就开始留意市场,发现乳鸽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成本不高,当地市场需求很大。

  1997年,杨明军卖了家里仅有的树木和几头牛,东拼西凑了3800元,从广州买回100对种鸽,然后将家里的房屋腾出来作鸽舍,吃住在鸽子棚里,开始了创业之。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劣质种鸽、技术匮乏、市场恶劣、疫情灾害,杨明军的创业之步步艰辛,历经了种种。1998年春第一批成品鸽投放市场,三次搬迁鸽场扩大生产规模,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两大养殖,实现了饮水、喂料、清粪等自动化和管理程序的规范化,拥有13个肉鸽良种品系,存栏30万对核心种群,杨明军把每一次困难当作一次成长机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几年,肉鸽养殖作为新型特禽养殖业,因其投资小、见效快、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养殖户的目光,国内养殖量逐年递增,肉鸽成为继鸡鸭鹅之后的‘第四鸟’。鸽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民间素有‘一鸽胜九鸡’之说,部分地区出现‘以鸽代鸡’的趋势。但肉鸽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很多地区还是空白,所以肉鸽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还常大的。”

  20多年来,从普普通通的农民到“养殖大户”,再到“致富带头人”“高级畜”“省劳动模范”“全国创新创业带头人”等,杨明军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没有忘记乡邻,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吸纳贫困农户就业、设立扶贫基金、与村集体签订扶贫协议等多种形式,他带动一方困难群众脱贫之。

  郭文军、杨小贺夫妇跟着杨明军从事鸽子养殖多年。郭文军说:“刚开始我从杨总这儿买鸽子自己饲养,但因为缺乏技术,一年到头也没挣到钱。杨总回收了我的鸽子,还把我安排进厂工作。现在,我已经从养殖工人做到了生产厂长,工资也从原来的800元涨到了6000多元,加上妻子的3000多元工资,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而且公司现在免费管吃住,我们非常满足,也愿意长期干下去。”

  12月23日上午,郏县李口镇王辛庄村南的温室大棚里温暖如春,葱绿的黄瓜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董好、荣等村民在忙着采摘黄瓜,一筐筐黄瓜被搬到地头装车,直接由客商运走进入市区超市。

  “这两棚黄瓜是蜜瓜收完后种下了,黄瓜在11月底下旬就上市了,截至目前已经采摘出售2万多斤了!”该村党支部王青立高兴地说。

  今年51岁的王青立1989年入伍,曾获成都军区优秀士兵称号,1992年底退役后到当时的郏县大酒店做厨师。2000年郏县大酒店停业,王青立前往深圳经商,在那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6年,王青立放弃了在深圳经营了6年的餐饮生意,回到老家王辛庄村,投资30万元创办了一家水泥预制厂,吸纳鹏等8名村民入厂就业。随着预制构件生意越来越红火,工人的月收入由最初的1200元涨到了4200元。生意最火时,王青立年收入30多万元,仅给工人支付的工资就有10多万元。

  2008年,王青立又投资36万元,建起20座炕房,承包了120亩土地,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烟叶。同时,吸纳25名村民在炕房和烟田务工,每人每天增收30元至50元。

  2011年,王青立当选王辛庄村党支部,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2015年,他停止经营预制构件厂,将烟叶种植面积扩大到430亩,用工近百人,一年仅给村民发工资就支出70多万元,他自己年收入超百万元。

  在王青立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了王付军、李岩硕、王胜利、王占立等种地大户。王占立说,他2012年起在王青立的帮助下种植烟叶,每年种80亩,效益好时一亩地收入6000多元。

  今年3月,王青立争取市蔬菜办项目资金30万元,自己又投入31万元建起了两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和一座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蜜瓜和麒麟西瓜。蜜瓜和麒麟西瓜6月初上市后,很快被平顶山、郑州、许昌等地客户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收购,一棚蜜瓜就收入8万多元。

  蜜瓜丰收后,王青立还向全村276户村民每户派发蜜瓜10公斤,向村里的派发价值3800元的蜜瓜,向敬老院赠送价值1500元的蜜瓜,让大家共享丰收的甜蜜。

  蜜瓜收获后,王青立带领村民种植了两棚黄瓜、一棚玻璃翠芹菜。芹菜11月份上市后,仅仅2天就被抢购一空,收入12000多元。

  12月初,王青立利用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自己投入15万元,又建起了两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和一座占地面积达3.78亩的日光温室大棚,从山东引进优质西瓜品种,春节期间成品西瓜即可上市。

  “近年来,我们大力挖掘培养像王青立这样年富力强的村党支部,鼓励他们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李口镇镇长浩说。

  12月23日一大早,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李庄村党委辛建来到居然之家平顶山店,挨家挨户询问商户的经营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这座家居生活商场是新华区曙光街街道李庄村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村里为我们年轻人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在口就能干一番事业。”三年前,26岁的飞从郑州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居然之家做管理人员。像飞一样,在这里工作的李庄村民还有20多名,还有不少村民在商场开店铺,当起了小老板。

  “群众的信任是我们干事的动力。”今年62岁的辛建说。李庄村地处采煤塌陷区,没有几亩像样的农田,一直没有分田到户,走的是集体经济发展道。

  “地卖完,钱花空,撇下的地成塌陷坑,村民急得把三轮蹬。”这句顺口溜记录了李庄村人曾经的痛。上世纪90年代,李庄村原有的12个村办企业由于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粗放型经营等原因停产了7个,剩下5个半死不活,内外债高达3000多万元,村民人均负债1.3万元。

  1995年,辛建当选村委会主任,为了破解发展困境,他带领村两委拆除了破旧不堪的建西综合市场,多方筹资建起了新的西建材市场;回填复垦塌陷土地300多亩,先后采取联建、自建的方式,建起了建材、家居、装饰、汽修、饮食5个专业市场,为李庄村经济发展挖掘到第一桶金。

  依托5个专业市场的滚动发展,通过艰苦奋斗,2008年,李庄村历时13年清偿完了3000多万元内外债,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9亿元。

  2008年之后,李庄村集体经济有了积累,村民生活稍有好转,小富即安、把集体资产分了的思想苗头出现了。辛建和村两委班子到多地考察学习,认识到只有实行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才能解决李庄村所面临的问题,才能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达到长治久安、共同富裕。

  在新华区委、区的指导下,2009年9月27日,李庄村股份合作社挂牌成立,在全市率先对集体资产进行了股份制,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确保了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从根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生活、养老的后顾之忧。

  11年过去了,李庄村按照《股份合作社章程》规范运作,村民的股份分红平稳持续。村集体固定资产从改制前的1.9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0多亿元。退休村民股份分红从2009年的4600元增长到2015年的2万元,从2015年到2019年连续保持在2万元,11年来累计分红2.3亿元。2011年,李庄村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5年辛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俺们村发展起来,大伙儿都跟着沾了光。”在李庄村老年活动室里,67岁的伍说,前段时间村里组织了免费体检,其中包括癌症、中风筛查等“高级项目”,感觉生活在李庄村是种。

  “村民有健康的身体,手里的钱才有价值,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辛建说。2016年,李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村集体出资,全村40岁以上的村民每年可在市级医院免费体检,同时对患重病、大病的村民进行补助。

  2017年,村里投资10余万元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村民文化大讲堂、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多个村民活动场所。村里每年中秋、春节为村民发放节日福利,重阳节为80岁以上的村民集体祝寿,春节邀请剧团来村里唱大戏,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