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蔬菜价格不断走高,然而获得最大利益的并不是菜农,记者走访了市的几家农贸市场,虽然菜价总体较高,但是各个市场的的菜价都存在差异,而且许多蔬菜大涨之后必然迎来大跌。 蔬菜加价贵在“最后一公里” “最近的蔬菜卖得这么贵,菜农一定赚了不少钱,日子能过得好一点了。”最近记者走访了我市中心城区的几家农贸市场,发现不少消费者在感叹菜价涨势惊人之余,纷纷猜测菜农们是否因为菜价高企而得到了实惠。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整个蔬菜流通环节,菜价上涨得最多的,往往是从批发市场到终端零售这一环节。而且在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农贸市场,菜价往往比较亲民,而在高档社区附近或是地址比较偏僻的农贸市场,菜价就要贵上不少,例如品质相差不大的西红柿,在张店瑞苑便民市场的价格为每斤3到4元,可是到了张店马尚镇的一家农贸超市,价格就要在每斤5元左右。 当记者问起原因时,摊贩却不禁向记者大吐苦水:“这个地段本来就值钱,周围的房价都涨到将近一万一平米,我们这家市场的租金相应的也就高了。而且来买菜的人也并不算太多,现在菜价高,不好卖,有些菜保质期短,一旦卖不完,就只能烂在手里,所以我们只能少进货,再把菜价定得高一点。”而老城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大多是露天市场,设施较差,相比之下摊位费就便宜了许多,而且老城区的农贸市场往往生意不错,蔬菜不愁销,商贩们就有了薄利多销的资本。 供求信息缺乏生产流通全靠“自觉” 菜价高居不下,例如生姜、大蒜等还常常出现价格“过山车”,这些现象表明,减少农产品市场的经营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有蔬菜批发商在接受采访时曾向记者透露,“某一种蔬菜价格如果突然大涨,必然导致大量种植,第二年大丰收之后就会出现价格暴跌,这都成了规律了。” 价格高低与供需关系的变化有直接相关,与其它农作物相比,蔬菜更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所以价格波动更大,大多数菜农多追求短期利益,能了解市场信息的途径太少,去年什么赚钱今年就种什么,容易跟风种植,这也导致蔬菜价格降低,菜农收入减少。有菜农表示,如果和其他相关部门能够提供蔬菜信息,及时总结、分析市场行情,对菜农肯定有很大帮助。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全国蔬菜总供求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菜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但出现大幅度高频率的波动则需要注意。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从“姜你军”到“姜赔本”,从“向钱葱”和“蒜你狠”轮番登场,这些过程也反映出,今天的市场已经不是传统市场,存在着更多复杂因素,合理的监管和引导才能帮助市场健康发展,也能更好地消费者和农户的利益。 (晚报记者李妍王锐)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 |